《三少四壯集》旅食豐原 ──山線城市大腸豬血湯

圖/仙草(本報資料照片)

豬血湯的湯頭,帶有乳白,那是老闆每天親手挑選新鮮豬內臟,與豬大骨一起熬煮的微帶濁白的醇厚美味,豬內臟煮熟火候到味後即取出,另外當是備料。
原是台中縣政府所在地的豐原(縣治),舊稱為「葫蘆墩」,這裡原屬於平埔族拍宰海族岸裡社的居住地。更早,此處稱之「泰耶爾墩」,乃平埔族語「松柏林」之意。
雍正年間,漢人已經入林開墾,闢建了貓霧捒圳,灌溉範圍廣大。到了乾隆時期,更多漢人入墾,隨後改稱為「葫蘆墩」,也改稱了葫蘆墩圳。關於「葫蘆墩」的由來,一說即是平埔族人對這裡的稱呼。另一說,豐原市境內有屯腳、屯頭、屯身三小丘,形似葫蘆而得名。我傾向第一說法,葫蘆形多是後人「射箭再畫靶」的解釋。光緒年間,劉銘傳巡撫以其地物產豐饒、風景佳麗而稱為「富春鄉」,因為出美女,亦稱為小蘇州。大正九年,1920年,日本政府將台灣行政區進行大改造,多處地名也改取新名,由於本地所產之米質極佳,是台中盆地的特產,於是改為「豐原」。
日治時期,豐原是鐵路縱貫山線與東勢線的交會處,也成了周邊農林業的集散中心,不難想像與理解:豐原成了「台中山線的經濟中心」。話說1905年,日本人建置了葫蘆墩驛(今豐原車站)。1912年,台灣製麻株式會社創建,並在南嵩里與田心里一帶種植菸草與黃麻。到了1915年,八仙山林場開始伐木。豐原成了菸草、黃麻、木材貯放、轉運與加工的重要據點,也成就了木材、紡織等工廠。這些基礎,日後成為豐原地區各種小型機械工廠的前身,而今台灣機械產業,其中近90%工廠集中在大台中地區,則是前因後果。
「台中山線地區」愛吃豬血湯,尤其是豐原,更是酷愛豬血湯的小鎮,豐原人當它是早餐(營業時間多是早上六點到下午一點),衍生了多家著名的豬血湯店家。他們吃喝豬血湯,多會配炒麵、爌肉飯。這些名店們,有的把豬血湯當是主角,有的當是配角(炒麵、爌肉飯是主角)。如果當是主角的,湯裡多增有各種豬雜:粉腸、豬腸、隔間肉、豬肚等等。
當地老饕向我推薦三間名店:康康豬豬血湯、阿發炒麵豬血湯、南陽鐵路邊大腸豬血湯。
「南陽鐵路邊」大腸豬血湯,位於博愛街315號。屬於當地私房名店,沒有招牌,也少了觀光客,三十多年前位於「南陽路的鐵道旁」,是小鎮的小確幸,當地人暱稱「豐原鐵路飯店」。早年老闆是肉商,賣豬雜湯則是副業,因為食材新鮮用心處理,沒有腥味,受到死忠的粉絲長年支持。搬到博愛路後,依然低調,一組炒麵攤架,幾張矮凳,食客一路排開靠牆。招牌的古早味炒麵,工序簡單,僅僅以豬油翻炒白麵,加入一些韭菜段子,即成。盛碗,當然一定要加上台中人最愛的「源美辣椒醬」(有人偏愛東泉辣椒醬,康康豬豬血湯店的炒麵,則是東泉的),才會完美。
豬血湯的湯頭,帶有乳白,那是老闆每天親手挑選新鮮豬內臟,與豬大骨一起熬煮的微帶濁白的醇厚美味,豬內臟煮熟火候到味後即取出,另外當是備料。當食客點食大腸(嚼感綿勁)豬血湯、豬肚(口感脆彈)豬血湯、綜合豬血湯時,再分別加入回溫。湯裡佐有薑絲、酸菜,也撲了胡椒粉提味。湯頭滋味,濃厚醇香,甘美醪韻俱足。

圖/仙草
圖/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