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文化》台灣人看大陸 好在我們還願意吵吵鬧鬧

 一月時,台北迎來最冷的冬天,三度溼冷的夜,偌大的機場,人來人往,遲遲等不到我們守候的那群人。
 這次志工之旅,我們跟大陸學生們一起走逛那些熟悉的地方,品嘗些再平常不過的小吃,卻看到來自遠方夥伴們驚奇的神情。聽到那訝異的提問,彷彿也讓我重新認識了故鄉。交流,始終在於人與人間,在陌生的地方,我喜歡獨自旅行,可以靜心體會周遭的人情;在熟悉的地方,我喜歡三五成群,可以重新感受人與人間的氛圍所塑造的風景。
 此行中,共享著相同語言,和樂地相處,我始終覺得兩岸青年應有許多相似處,然而卻在此行意外得出稍稍不同的答案。
 從開始的教育,至思想塑造、媒體接收,無形中成就我們的差異。印象中,每當對熟識的大陸朋友提及兩岸問題時,不外乎是相反的意見,而他們的理由,全是情感上的訴求,將台灣人視為家人,家人為什麼要分開要劃分,一家人應該在一起不是嗎?甚至反問我,我們和福建人難道不是相同的嗎? 而因某種程度的限縮,大陸整個網路布局,已自成一格為一個強大的體系,撇開國外軟體,不論微博、微信、百度等,雖是因管控而生的強大媒介,卻也意外在那之中看見團結與進步。當我問及夥伴們會不會有言論不自由的感覺,她告訴我:「當你從未擁有過一樣東西時,你又怎麼會感覺到你失去它呢?」 就日常上,他們並未失去言論自由,他們也如此認為。的確,在他們的言談中,聽到很多的暢所欲言,聊天軟體上的貼圖,也充斥著各式政治人物的搞怪臉孔,但凡涉及關鍵政治歷史事實時,亦或是政治鬥爭的真相,百度上卻是搜索不得,或是被模糊帶過,此時言論自由程度,便可想而知了。
 當時,適逢台灣選舉結束,此行也多次提及些敏感話題,也不禁使我重新思考,進而產生不一樣的看法。一出生即在民主時代,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早成為歷史課本的一部分,那些因兩岸分隔所造成的親人隔離,與我已陌生,我從不了解那樣的感受,也從不曾思索過。
 當我讀及余光中〈鄉愁〉時,並不曾有一群像家人的夥伴在海峽對面的感覺;當我看到自己的祖籍在福建,也不會認為福建是我的家,福建對我而言,已不帶任何意義,在國外遇見福建人,並沒有遇到同鄉的親切感。
 然而,對大陸的夥伴而言,余光中〈鄉愁〉給了他們全然相異的感受,更讓我們驚奇的是,台灣在他們多數人心中,是一座非常美麗與完美的島嶼。多數人對台灣存有某種程度美好的幻想,或許也就因此產生了些認同感。即使我還是不太明白那種感受。
 除了情感認知差距,政治差異也多少成就些思想上鴻溝似的歧異。我和一些同行大陸同學談及台灣在國際上能見度低的事,雖得出一個權衡的結論,但當下內心那份無力與無奈感又再度浮出,有些事情就這麼明瞭了。
 鑑於種種歧見,甚至是各方勢力的角逐、制衡,我們幾乎很難在這個問題上找到雙方皆滿意的解決方式,但很感謝我的夥伴願意理性地與我討論這類問題,提供他們的看法,彼此尊重,換個話題後,又是兩個瘋瘋癲癲的女孩,繼續愉快地吵吵鬧鬧。
 兩岸問題矛盾複雜,無法否認目前的關係或許是最佳平衡。但,我們自身對國家的認同感,出國後在眾多國家選項中,那份擔憂找不到心之所屬的國家的焦慮感,又有誰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