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顯祖概論

 

 

從官場廟堂到氍ㄑㄩˊ毹ㄩˊ紅毯

湯顯祖的三不與四夢

 

 

湯顯祖雖以名劇《牡丹亭》為世人所熟知,但觀其生平,他其實先是一個知識分子、政治家,而後才在晚年蛻變成劇作家。若要全面瞭解湯劇之美,就不能錯過湯顯祖的真實人生——那些曲折跌宕的經歷,有時比戲還精彩。

 

當紅電視劇《瑯琊榜》中,武林情報機構「瑯琊閣」每年皆評定世間絕秀人物,並推出天下十大公子榜、天下十大美人榜……等榜單,開展無數風流故事。如果明朝也有瑯琊閣,那麼湯顯祖無疑會是公子榜上占名的翩翩才子。

 

湯顯祖生於江西臨川一個富裕的詩禮之家中,這個起點就像許多小說戲文中的富家子弟一樣,父祖輩雖無功名,但皆是溫良尚德、為鄉里敬重的讀書人;家中藏書數萬卷,雅好藝文;擁有自己的園林亭閣,族中還有家塾讓子弟進學。在這樣豐裕的環境中,天資聰穎的湯顯祖很快便展露了頭角。

 

少年成名佳公子

 

湯顯祖五歲進家塾,十三歲跟著當代名儒徐良傅學古文、並向泰州學派的大師羅汝芳學習理學。在這段時間裡,他廣泛閱讀楚辭、漢賦與六朝文學,並學習詩賦作文,他與同窗帥機獲時人列入「臨川前四才子」榜中,也贏得了「帥博湯聰」的美名。除了科考學問外,湯顯祖也精通樂府、歌行、五七言詩,連天文地理、醫藥卜筮、兵書、玄怪神學都有涉獵。

 

此時的湯顯祖宛如作者眷顧的小說主角,只待入世大展宏圖。不過這個前半生順遂無比的少年大概想不到,這樣廣泛的累積,將成為日後他官場失意時的信念支柱,也成為他藝文創作的厚實基石。

 

 

第一不‧難入官場‧《紫蕭記》

 

湯顯祖半生仕途顛簸,在官場上窒礙難行,關鍵的原因是,他在人生中的三個重要轉折點,選擇依從本心,向權勢說不。

 

第一個選擇的時機在參加科舉之時。明隆慶四年(西元一五七○年),廿歲的湯顯祖第一次赴鄉試便以第八名中舉,但在其後的十二年裡,湯顯祖四次赴京城參加會試,卻都名落孫山。

 

如果說頭兩次落榜是因為機運、或答題不入主審青眼;後兩次落榜,則明顯與觸忤當朝首輔張居正有關。在萬曆五年(西元一五七七年)、萬曆八年(西元一五八○年)的兩次會試裡,張居正的次子、三子正好也下場考試,張居正積極地為子結交同科赴考的名士,以借用他們的文名為最終的內定上榜保駕護航。張居正兩次皆將桂枝伸向湯顯祖,但湯顯祖一來不喜張居正專制攏權的作風,二來不屑攀附權貴以晉身,結果換來自己慘遭落榜,而同期接受張居正招攬的名士與張居正之子同列三甲。

 

在這段屢試不第的時間內,湯顯祖與友人合寫了生平第一部劇本《紫蕭記》。其時(萬曆八年,西元一五八○年)湯顯祖正在南京國子監讀書,他冷眼旁觀政局,將官場追逐酒色財氣、權力勾結的亂象寫入唐傳奇〈霍小玉傳〉的戀愛故事裡。湯顯祖當時已是知名文青,《紫蕭記》推出後也風靡一時,但劇中的政治影射引起了禮部官員的注意,很快下令查禁了這個劇本。

 

 

禮部閒差冷眼觀政‧《紫釵記》

 

萬曆十年(西元一五八二年),張居正逝去,隔年湯顯祖便考上了進士。但人的秉性終難改變,新科進士湯顯祖依舊拒絕了新任首輔申時行、張四維的私下招攬,因而被排斥在翰林院館選之外,只能滯留北京作一個候缺的觀政進士,一年後才獲派往南京擔任七品太常寺博士,兩年後升至南京禮部祠祭司主事。

 

從太常寺博士到祭祀司主事,負責的皆是整理典籍、祭祀禮樂的閒差,湯顯祖也非鑽營摟權之人,他在南京的日子,除公務之外,或閉門讀書、或談道講經、或走訪山林,生活專注簡單,思想視野也逐漸開闊成熟。

 

萬曆十五年(西元一五八七年),湯顯祖到北京呈交政務報告後回轉臨川,碰上遭免官回家的老同學帥機,二人談起官場沉浮皆有「南柯夢醒」之感。此時的湯顯祖已經開始著手將舊作《紫蕭記》改寫為《紫釵記》,他也和帥機談起創作《南柯記》的想法,兩位才子合力找了近兩百條關於螞蟻的典故,成為《南柯記》的重要寫作材料。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6年7月號【湯顯祖與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紀念】

 

 

(由旅讀中國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