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京人的市井生活

 

南京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

 

我跟友人一致認為南京是個適合步行的城市,因為街道與人的尺度適宜,

一邊是老舊民居,一邊則是新建商場,

兩邊迥異的風格適足以凸顯城市在新舊交接過程中面臨的衝突。

 

文& 圖_ 杜政偉

 

事隔多年再度拜訪南京。

前此對於南京的印象,只有多年前面謁的中山陵、國民政府總統府跟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雖然期間也來過幾次,不過都是因公出差,到了南京高鐵站就匆匆驅車離開市區,對其他地區未能留下太多記憶。而這次在友人的推薦下,我們去了趟位於老城南的「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一探老南京風貌。所謂的「老城南」,即是以南京夫子廟為核心,東西至城牆,南至中華門,北至白下路,可謂是南京居民最密集的地區;延續至今,老城南不唯市井生活氣息最濃厚,更是南京文化的發源地。

 

在城牆守護下的老城漫步

早在三國時期,現今的夫子廟區域即有民居聚落出現,到了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除了在此駐軍,更開始大規模建造城牆,興建了十三門中最宏偉的中華門城堡。當時的中華門跟秦淮河沿岸遂成為城市的經濟中心,亦是重要的商貿和手工業集散地。

到了清末,老城南城市結構逐漸轉為住宅區。民國時期,南京的商業及政治中心更逐步轉移到其他地方,老門東以及鄰近的夫子廟地區的地位日趨衰退,建築型態也以老舊的民居平房為主──從現存沿用的舊路名,仍可以感受到老城南過往的風采,比如三條營、中營、邊營、馬道街、軍師巷、剪子巷、箍桶巷、五板橋等等,無不見證著這段老城南的發展進程;而隨著歷史建築保護意識的抬頭,當地要求修復老建築及老街區的呼聲越來越高,於是針對老東門區域的新風貌工程,也正式啟動。

老城東歷史文化街區北起馬道街,南抵明城牆,東至江甯路,西至中華門城堡段的內秦淮河段,占地面積達數十萬平方公尺,並以城牆為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當我走到老門東入口牌坊時,看到老城區的建築群紛紛以南京城牆為背景彼此映櫬,讓人即刻便能感受到這座古都歷久彌新的魅力。

我們自南京頗具規模的水遊城購物中心出發,緣著巷弄間的捷徑一路往南走,左邊是老舊民居,右邊則是新建商場,兩邊迥異的風格適足以凸顯城市在新舊交接過程中面臨的衝突。穿梭於大街小巷間,兩邊盡是低矮的民房,我跟友人一致認為南京是個適合步行的城市,因為街道與人的尺度適宜,如果能再針對鋪地加以整飭,並舉辦應時的沿街活動,相信將有望脫胎為一張完善的城市行人路網。

染色廠改建為美術館

不久後,我們到了遊人如織的夫子廟景區,這裡就像是上海豫園一般,是旅遊團必到的景點之一。我們沒有多作停留,但是對於流經城中心的秦淮河印象頗深──在城中可以看到小橋流水,偶爾還可以看到船夫搖櫓而過,是多有趣的都市經歷啊!

沿著箍桶路一路向前行,將可見到一座仿古牌坊,上書「老門東」三個字,宣告過去的歷史正式地圈地保護起來;穿過牌坊,就等於進入了南京古城的傳統市井生活圈: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

進入街區之前,不妨先拜訪外圍的金陵美術館。美術館的前身是建於廿世紀六、七○年代的色織廠(染色廠),後由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劉克成提出設計改造方案。他採用「立體街巷」的概念,以金屬版為媒材,有韻律地將江南古建築的街巷形象搬上立面;工業味濃厚的金屬版造型十分搶眼,鑲在仿古風格的建築之間,雖然外立面呈現暗灰色的金屬板,但是特殊的折角造型,又彷彿呼應著古建築高低且多樣式的斜屋頂造型。諸如此類的混搭就彷彿不同斜屋頂間的排列組合,在不同的角度下,金屬表面均跌宕出不一樣的光澤,好比遠觀時立面帶有精煉的金屬質感,光澤顯得均勻而絲滑,但是近看時,則會發現每片金屬版都有不同的表面質感處理,細節很到位。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6年7月號【湯顯祖與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紀念】

 

(由旅讀中國授權刊登)d.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ppendChil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