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前作《16個夏天》以愛情故事鏡像歲月遞嬗與宿命無常的龐大創作企圖,《我的男孩》清新流暢,乍看浪漫輕鬆好入口,卻以YA(young adult)的情愛憧憬拉開序幕,逐漸往「愛情VS.成長(人生)」的深處挖掘(人在不同年齡段,各有其對應的「成長」),情節鋪陳的技法不受任何框架羈絆,敘事主軸在男、女主人翁的延伸線上自由切換,彼此間的互動進而發酵、影響,整個過程,處理得行雲流水合情入理,展現了台產愛情劇少見的寫意與雋永。
在生命中出現的不同的「男生形象」投射的是林心如這個女生在愛情「光譜」上的穎悟與蛻變,以獨特的人物與情境設定,意外地卻構築出了對絕大多數觀眾(包括兩種性別)都具備了深刻共鳴、啟發的動人與細膩,情節書寫言之有物,導演徐輔軍的拍攝手法意象、抽象間的佳妙變化,筆觸鮮活,主線像輕喜劇,細節卻更像散文詩,戲謔與抒情的臨界拿捏得爐火純青,比代表作《犀利人妻》、《小資女孩向前衝》明顯更見洗練成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男孩》的選角成功,演員間的「化學效應」火花四射燦爛奪目,奇妙地幅射出一種毫不矯情浮誇的歡快感,整體來說,是2018開年第一齣讓人眼前一亮的優質台劇,相當值得推薦。
單純以「談戀愛」當主題的戲其實不好寫(有哪個人的生活除了「愛情」就沒有其他?),《我的男孩》裡的「談戀愛」難能可貴在不單薄不膚淺,沒有廉價的「肉麻當有趣」,沒有原地打轉的「無病呻吟」,沒有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僵化人設跟「幾男對幾女」的制式套路,相反的,戲的「切入點」很快地就能引人入勝:先以年齡、身分背景、人生歷練南轅北轍的男、女主角「人設」拉開成懸殊到有點小荒謬的「距離」,再以接二連三的「事件」(event)循序漸進地拉近、消弭這個懸殊;這是劇作家自己給自己挖的大坑,充滿了挑戰性,也成為觀眾看這齣戲最大的懸念。
要知道這些「事件」(event)的設計與呈現,一旦誇張地「為戲而戲」,整個故事的tone調就低俗造作,流於搞笑媚俗,勢必「深刻」不起來,這個題材考驗的是創作者「品味」掌控的自我把關,以及「事件」(event)層出不窮(不帶重複,又能讓人津津有味)的「創作能量」。
欣慰的是,眼見為憑,《我的男孩》到目前播出的第三集為止,不但成功做到了,還著實完成得「亮點處處,美不勝收」。林心如這個「阿姨姐姐」跟張軒睿這個初入場的愣頭愣腦的「戀愛新鮮人」之間誤打誤撞的諸多回合,從餐廳裡躺著也中槍的第一次,到又進了motel的第二次,再到假扮男友的派對,再到抱著個石膏像去送雞排,再到籃球場上又流血又流淚的場景…,每一次的這些「事件」(event)設計得不只妙趣橫生,更儼然都各自存在著獨特的「儀式感」(不論是視覺構圖的,或者是角色間的關係內涵的),觀眾輕易地可以「借位」感受從張軒睿的立場看去這個先是劍拔弩張,接著輕蔑嘲諷,接著循循善誘…,林心如的「角色印象(image)」一變再變,而同樣這個「阿姨姐姐」從一開始接近「自暴自棄的」放浪形骸,到職場上的俐落高端,再到面對舊愛無法拋捨的手忙腳亂(乃至脆弱無助)…,這個「事件」組織的流程,精彩豐富極了,也生動迷人極了。
「阿姨姐姐」對這個澄淨得像林間山嵐的男孩來說,開啟的不只是一個視野裡有形的新世界(第一次去她工作的拍片現場、第一次去她滿牆都是開麥拉打板的住處…),更重要也更無法取代的是,居然就這樣不由分說地開啟了他熱切正在摸索(卻還不得其門而入)的,對於「愛情」以及「女生」這門深奧學問的豁然開朗;《我的男孩》對於這個過程的駕馭,「亮眼」在趣味橫生,讓人目不暇給,時不時莞爾會心一笑,「珍貴」在合情入理,每一場戲都有他背後的用義,每一場戲都渾然天成地刻劃了兩個人毫無預先期待卻不自覺又跨近一步的步伐,很唯妙,很出彩,也很寫實。
林心如、張軒睿這兩個人這段分別「脫離常軌」的意外擦撞,所產生的影響,箭頭是相向的:「阿姨姐姐」開啟了「中二菜鳥」方方面面的對寬廣世界的探索觸角,那麼,這個一張白紙般的男孩對於在事業上佼佼有成但情場歷經過滄桑的大齡「女強人」又象徵著什麼呢?有趣的是,他像是她對於愛情理解的「最開始」,毫無保留,左衝右撞,然而千帆過盡之後重新面對(找回)「初心」的她自己,「最初」可能反倒成了「最終」(真正覺得珍惜的),這個可預期的伏筆,讓林心如這個角色的內在反轉充滿了層次與光芒,十分值得期待,而這個戲劇元素的設定,也明白標示了《我的男孩》不是一個以「小鮮肉的賣萌」、「姐弟戀的曲折」滿足庸俗觀眾移情幻想的刻板言情劇,字裡行間,其實有著更耐人咀嚼的淡淡文學性。
《我的男孩》的卡斯策略稱得上出色,除了主演陣容,周邊人物的選角亦不容小覷,屈中恆飾演張軒睿的魯蛇爸爸,前幾集裡的戲份不多,但舉手投足流露的壓抑與自我嘲諷,讓人過目難忘。嚴藝文的演技向來有種光憑她一人的口條足以營造出整場戲「情緒氛圍」的特質,第二集裡一場在公車上旁若無人碎唸生活艱苦的戲,長達幾分鐘一氣呵成,看似跟劇情沒太大關聯,卻看得人目不轉睛,可謂精彩絕倫。林心如一如既往地演技沉穩,外在表象時而老神在在時而玩世不恭時而敏銳善感,差異的形象氣息,卻都能總結成角色的繁複「層次」,是一次既看熱鬧又看門道的,功底紮實的高手級演出。
《我的男孩》的最大「意外」(應該說「驚喜」)是25歲的男主角張軒睿,跟被批評得一無是處的處女作《狼王子》中被扁平、扭曲、空洞的劇本壓縮得「面貌模糊」的演出相比較,簡直判若兩人。在前兩集內容裡,他的戲份甚至比林心如還多,嚇人一跳的是幾乎靠他一個的演技就能「勾」得人聚精匯神。
短短一年內不曉得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一個曾經被判定「缺乏慧根」的悟性不足的新人居然可以產生這樣劇烈的「自體進化」!張軒睿之於「安慶輝」這個角色,可說沒有任何一個須臾剎那不在「狀態」裡頭,這使得那人物的特質充滿了「說服力」,情緒脈絡的線條起伏格外明顯,任何微細的心理轉折、情感變化都彌漫著「穿透」力道十足的「感染力」;簡單地說,他跟這個角色間的內化、融合,可說是「無縫接軌」的,這樣的演技,已經不再需要去檢查他的種種細節,那已經是「活」成那個人物獨一無二該有的樣子了。
最後,還是忍不住想提一筆許光漢;這個2017最讓人期待的優質新人在《戀愛沙塵暴》、《姜老師,妳談過戀愛嗎?》、《稍息立正我愛你》中,三個角色,三種戲路,雖然勇於「多樣嘗試」是值得嘉許的,但對於一個初試啼聲的新演員「個人形象」、「演技戲感」的有效累積,卻挺讓人擔心這些演出經驗間彼此的衝撞與磨合;幸運的是,在《我的男孩》看到了一個懂得反芻、消化,然後終於確切掌握到演戲神髓的許光漢,戲裡這個痞氣十足的角色,他演來格外地放鬆,已經完全沒有自覺在「演戲」的包袱(之前幾次,演得再努力再投入,總還明顯地讓人感覺到在「演戲」),演得活靈活現極了,不過,不油,還清楚地看到技巧上的「表現力」更上層樓了(包括:肢體、節奏、口條),能以這樣快的速度邁向「成熟」,許光漢這個名字未來會有更耀眼的成就,這是肯定可以預見的。
●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