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蝴蝶蘭影像辨識系統 上千品種一分鐘告訴你

蝴蝶蘭為台灣花卉重點產業,光是 2016 年我國蝴蝶蘭外銷產值金額就超過 1 億 7 千萬美元。為讓台灣蝴蝶蘭品種在全國保有競爭優勢,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開發「蝴蝶蘭品種影像辨識系統」,利用蝴蝶蘭花朵各部位的顏色、形狀及紋理數位化資料庫,減少傳統人力判讀成本時間,有效保護國內蝴蝶蘭品種不受侵權。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長張定霖表示,台灣蘭業發展興盛有賴多樣化的品種開發優勢,才能在世界上能佔有一席之地。台灣每年都有 70 到 80 件蝴蝶蘭品種檢定申請,若僅僅以人工肉眼方式判讀,不僅曠日廢時,也難以提升準確度。

種苗改良繁殖場助理研究員安志豪進一步說明,若以傳統方式進行品種辨識,從申請者養殖、送件到得到品種權得要花上8個月,若以系統進行辨識,只要一分鐘就能做出品種比對。種苗改良繁殖場從2009年起開始進行「蝴蝶蘭品種影像辨識系統」開發,由於蝴蝶蘭性狀繁多,希望透過辨識系統縮減檢定時程,並保護國內品種不受侵權疑慮等影響,目前系統已納入500個受品種權保護的品種,未來將會持續擴大,納入更多保護品種。

根據農委會資料顯示,台灣目前有 2085 種蝴蝶蘭品種;從 2001 年到 2016 年,台灣蘭花出口值從 9.3 億成長到 52.57 億,蝴蝶蘭就佔有其中70 %。種苗改良繁殖場希望透過「蝴蝶蘭品種影像辨識系統」的開發,保護國內蝴蝶蘭品種多樣的優勢,促進台灣蘭業繼續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