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追追追/分裂真實人生 電影裡多重人格是否存在?

電影最迷人之處,就是演員演繹著不一樣的人生,追追追特派員哺哺的摯愛之一,導演「奈沙馬蘭」(M. Night Shyamalan)的新作「分裂」又再度將多重人格推上世人眼前,但神奇的是導演竟然以超級英雄去詮釋所謂的多重人格,而超級英雄背後的形成,就是幼年時遭受到非人待遇(如:性虐待、父母暴力對待),而延伸出的對應之策,豈不是對超級英雄最大的諷刺。

多重人格電影在所謂的好萊塢市場更是屢見不鮮,著名的「鬥陣俱樂部」,主角在最後照鏡子時才讓觀眾發現,原來電影裡出現的角色從頭到尾都是同一人(電影也由兩個完全不同個性的角色去切換),而書籍「24個比利」,更是作者改編自比利·密里根(Billy Milligan)的真人真事傳記式小說。

「 解離性人格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其實就是大家熟悉的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這邊則稱為DID。早年被稱為「歇斯底里症」,被認為是種身體上的疾病,因為Hysteria(歇斯底里)為希臘文「子宮」的意思,希臘人認為該症的發生,乃是因為女人的子宮在體內遊走所致,必須將其歸回定位才能痊癒。到了中古時代,隨著宗教觀念的影響,該症又被解釋成與魔鬼、巫術有關(也就是所謂的附身啦!當然這又牽扯到靈魂附體或驅魔,這邊哺哺先不詳述)。直到十七世紀後,Hysteria才被視為心理上的疾病,而十九世紀則開始有人利用催眠來治療該症。

患者通常有兩個以上的獨立人格(如只有兩種人格則被稱為:雙重人格),所謂的解離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當我們受到極大的壓力或是創傷後,有的人會大哭、捶牆壁或者一言不發,而DID患者為了保護自己,會自發性的排除於意識之外(通常也好發於幼年,也就是無從對抗外力的年紀),這種解離機制原是為了保護主體,而解離性患者很有可能會覺得自己在跟自己對話(而被誤認為是精神分裂症),甚至像電影中因應各種環境而延伸出的對應人格。

一些專業人士認為DID不存在。懷疑論者質疑為何更多兒時受虐待的人,並未發展成此患症,有些 DID 患者病史中,更沒有嚴重創傷。DID 診斷的另一個重點,則涉及必須依靠患者的創傷性記憶。偏偏創傷性記憶的真實性被嚴重質疑,是否只是患者虛構故事,更有人相信絕多數患者都受到媒體資訊的影響,而去演繹出自己的「多重人格」,而且實驗證明只要略加暗示,健康的人也可被誘發出「人格分裂」症状,說明DID 非常容易假装。

台灣目前未有明確的多重人格病例,並不是真的沒有,而是許多醫師對解離症的懷疑態度,與所受的傳統訓練有關,畢竟傳統觀念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統一的人格,解離症卻意謂一個人在不同時間的思想與行為會受到不同的人格狀態控制,顯然與傳統觀念相牴觸,雖然DID已被廣泛認同與證實,但實際上信者恆信;不信者就會大叫「我不信!這八成是騙人的」。

解離也有輕重程度之分,大部分的人都只有過輕微或輕中度的解離現象,適當的解離對我們而言是好的,但如果產生了嚴重的解離,並影響其生活,解離便成了一種稱為「解離症」的疾病。解離症主要有五種主要症狀,分別為:

A、失憶。
B、自我感的喪失。
C、現實感的喪失。
D、身分認同的混淆。
E、身分認同的轉變。

DID之人格四種並存狀態:

1·主人格不知道副人格的存在。各個人格只擁有片段的生活以及記憶,很有可能一醒來就身處在莫名的地方,一般電影都會以”失憶症”做為開頭,後來才爆點成多重人格。
2·本來知道副人格的存在,後來因故變得不知道。
3·彼此都知道對方的存在,但主人格無法控制副人格,就像隔著玻璃窗觀看。
4·如同內在的家族系統,主、副人格之間可以合作無間。

其實,不少DID個案中,內在人格互相合作無間,彼此尊重和分工,再沒有失憶問題,稱之為「並存意識」(co-consciousness)。

「鏡子裡的陌生人─解離症一種隱藏的流行病」,該書中解釋,解離性身份疾患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結合高度專業的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一般人可能誤以為心理治療的重點是恢復創傷的記憶,事實上恰好相反,患者無須挖掘超乎他能處理的記憶或所有的細節,重要的是,當浮現出解離的記憶或情緒時,要知道如何安慰自己。

人體的奧秘總是無窮盡,未知的事物更總是令人著迷,相信大家下次在觀賞到相似的類型電影,就可以輕鬆解開所謂的謎底啦!(謎之音:沒有人要解開謎底呀!)

如果讀者有想要追追追的議題,或心中困惑已久的網路謠言、正確知識辨別、奇風異俗大哉問,甚者想搜尋初戀情人(等以後追追追業務擴大,一定會加開此業務)都可以寫信至:[email protected] ,讓特派員地獄列車哺哺為您效勞,標題煩請打上「網路追追追─ XXX(你想追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