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追追追/核災食品已攻占台灣? 不要再上當了

核災食品到底能吃嗎?是否像網路謠傳早就流竄在各大超商的架上呢?

追追追特派員地獄列車哺哺,本著下落黃泉也要駛入真相的精神,深入各種奇山峻嶺查訪中。 網路盛傳一張神秘表格,上面來源赫然有著衛福部三個大字,經過哺哺的明查暗訪,此圖與2015年日本食品偽標事件,食藥署公布於網站的違規產品,壓根就是同張表格,事件中涉違規的相關產品均已下架、回收並銷毀,所以大家不要再相信有心人士的言之鑿鑿,看追追追就對了。

日本核災區食品輸台公聽會在本月加開3場,吵的就是到底台灣要不要開放進口核災食品,而台中議員拿著日本進口知名飲品,硬說是核災食品,被網友踢爆產地根本就是「長野」和其他製產地,並非福島或其餘四個縣市。

而這些產品的英文代碼,究竟又代表了什麼涵義呢?網路流傳日本食品的安全日期後面有製造者代碼K,是指福島產地、A是群馬、Z是千葉、T是茨城、F是福岡,這些食品早在台灣流通,這是真的嗎?

食藥署在官網上回答:「日本規定食品製造廠商需標誌「製造所固有記號」,代表製造廠所在地;此固有記號(製造所代號),其實在日本並無統一標準,每家製造廠商所設定的代號不同,可能不同製造廠商對同一製造地有不同代號,須至該食品業者網頁查詢製造廠實際地點。

所以,網路謠言所指的K、A、Z、T、F等代碼並不代表福島、群馬、千葉、茨城、福岡等地。下圖以日清食品為例,日清食品的製造所固有記號為A,是指在茨城縣取手市製造,F是指在靜岡縣燒津市製造,所以議員哥要注意啊!多看追追追,就不會有這甜蜜的誤會了!

目前福島鄰近四縣的食品仍禁止輸台,哺哺也希望大家對這些沒有根據的謠言都不要再隨便相信啦!食藥署更貼心提供「日本食品製造所固有記號對應製造廠所在地一覽表」,供民眾參考,並提醒消費者購買前應檢視產品是否有中文標示,勿購買食用標示不清、來路不明的食品,以免權益受損。

大家看到這可能還是困惑:「究竟核災食品可以吃嗎?還是吃了會猶如哺哺小時後最愛的哥吉拉一般,因為核變異成為世界的霸主呢?」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提到,常見的輻射物有碘-131、銫-134、銫-137。其中,碘-131的半衰期只有8天,在大氣中及環境中會很快分解,也就是說,它的輻射量經過8天之後,就會下降到原本的一半;而銫-134的半衰期是2年,銫-137的半衰期是30年。因為銫-137半衰期較長,可能會引發殘留疑慮。不過,只要政府做到確實把關,並確定日本食品的輻射殘留量符合標準,那麼民眾其實不必過於擔心。

他再三向哺哺強調「健康風險評估」,提到政府為深入了解日本實施之食品輻射安全管控體系與計畫,在今年8月跨部會組團赴日進行實地考察,提出以日本官方2015年調查報告為例,17個地方政府檢測食品總數計260,538件,其中檢出超標者有279件(0.1%),包括野生香菇16件、野生蔬菜63件、野生鳥獸肉類166件、淡水水產品類14件、稻米2件、豆類/雜糧類3件、加工產品15件(柿子乾)。

雖然這0.1%聽起來是非常微量的機率值,但顏宗海醫師希望政府在核災食品的處理上本持著超越100%的高規格,以最完善的高標準評估,為國人的健康做最嚴格的把關,不要輕易開放核災食品的進口。更呼籲政府派官員實地去福島與鄰近四縣實地採樣抽檢,而不是依賴日本官方的調查,發揮我們台灣政府的guts,堅強的硬起來。

哺哺更本著為讀者鞠躬盡瘁的精神,認真翻閱公聽會報告,裡面亦提到日本政府在全國各地設有環境輻射監測站,其中監測出福島縣部分地區之空間劑量率仍然偏高,顯示該等地區輻射污染源仍未完全獲得解決。

看到這,相信大家對核災食品應該也算是小有了解,核災食品固然有危險的疑慮,但在網路上隨意散布核災食品隨處可買到,才是真正的可惡啊!

參考連結: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網路Line流傳「部分輻射汙染地區輸台食品」,是真的嗎?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網路流傳日本食品的安全日期後面有製造者代碼,K是指福島產地,這些食品早在台灣流通,這是真的嗎? 2016.12.01if (document.current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