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擬門急診雙漲 挨轟「錯誤手段」

健保署擬雙漲門、急診的民眾部分負擔,以落實分級醫療,解決小病通通往大醫院「塞」的現況,不過,民間監督健保聯盟與身心障礙者、老人等民間團體今(24)日抨擊,政府利用分級醫療做為包裝,實為調漲人民負擔,是絕對錯誤的手段,指健保開辦迄今部分負擔已調漲5次,歷史早就證明這一招無效。

在衛福部長林奏延日前宣示已11年未調整的健保門診部分負擔「一定會調!」後,健保署隨即對外主動拋出數個漲價方案,擬調漲不經轉診就到醫學中心看病民眾的門診部分負擔,由現行的240至360元、提高至290至420元。

健保署還擬同步提高醫學中心急診檢傷分類第3至5級病人的部分負擔,由現行450元提高到510至550元不等,一旦上路,門診、急診的民眾部分負擔將雙漲。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引用國際經常性醫療支出的評比標準資料指出,包含住院、門診、中醫、牙醫、居家照護等各項醫療照護在內,台灣民眾自付額比例達36.8%,跟OECD國家平均約為20%上下相比,僅低於墨西哥的44.7%,而家庭自付額項目中,超過6成用於醫療照護的直接費用,又以門診為最大宗,調漲門診部分負擔影響民眾負擔極大。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支持分級醫療,但調漲部分負擔絕對是錯誤的手段,因為健保開辦迄今21年,部分負擔調漲5次,最近一次是在民國94年,同步調漲各級醫院門診與急診的部分負擔,但歷史告訴我們,多年多次微調,不但越調、大醫院越多,且根本沒有改變醫院與基層的門急診就醫分布。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強調,唯有從支付制度改革下手才是正途,藉調漲重症給付讓醫學中心在支付制度誘因下,回歸本質,否則調漲民眾部分負擔不但達不到分級醫療的目的,只會不斷造成民眾自付額的上漲。

對於批評,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則僅僅回應,健保署會廣納各界意見做為研議參考,包括先前召開的公聽會以及民間團體記者會的種種寶貴意見、健保署會虛心的審慎研議,目前一切尚未定案。document.currentScript.parentNode.insertBefore(s, document.current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