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物種非洲野驢現身北市動物園 每週五分享牠的小故事

台北市立動物園沙漠動物區的非洲野驢,是去年剛透過歐洲瀕危物種計畫EEP引進和大家見面的新朋友,常被誤解成驢和斑馬繁殖的後代的牠,有著驢一般的叫聲,腳卻像斑馬一樣有條紋;9月、10月的每週五上午10點45分,保育員將在園區內和大家分享瀕臨絕種非洲野驢的故事。

非洲野驢是馬科動物的成員,為了在野外求生存,牠們具有非常敏銳的警覺性,時時保持警戒,周遭突然的大動作和聲響,都會引起非洲野驢的關注,只要看到牠們豎起耳朵,盯著一個方向站定不動,就是正在警戒中,以便能及時逃離危險。

非洲野驢全年都可以繁殖,當公驢發出喔咿喔咿的叫聲展開追求,除非母驢也有意願,若是母驢還沒準備好要繁殖時,就會對頻頻接近的公驢,使出後腳飛踢來表示拒絕,但繁殖期母驢也可能會被窮追不捨的公驢咬傷。經過一年的相處,園方的保育員透過親近訓練已經取得非洲野驢的信任,可以觸摸到身體各部位,因此當野驢受傷時也能親手為牠們擦藥。

非洲野驢主要分布於衣索匹亞及厄利垂亞南邊的乾旱區域,因獵捕壓力,棲地、水源、食物來源與通路持續縮減,甚至可能和人類圈養的家驢雜交等衝擊,粗估在原棲地約只剩不及600頭,被IUCN自然生態保育聯盟列為極度瀕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的物種。動物園積極參與國際動物保育,建立起亞洲第一個非洲野驢的衛星族群,降低因環境變遷或疫病傳播所引發的風險。

非洲野驢生活在石礫沙漠環境,為了提升空間利用效能,並展現混種生活的意象,動物園選擇讓同樣生活在沙漠地區,也同樣是被IUCN列為極度瀕危動物的弓角羚羊,一起使用同一個展場。由於狩獵和棲息地喪失的嚴重威脅,野生弓角羚羊族群量持續減少中,估計總數已低於300頭,所以被保育專家認為是在近期滅絕風險最高的撒哈拉牛科動物。

 

 

索馬利非洲野驢小檔案
英名:African Wild Ass
學名:Equus africanus somaliensis
分類:奇蹄目、馬科、馬屬、非洲野驢索馬里亞種
分布:衣索匹亞及厄利垂亞南邊,在索馬利亞可能有一個小族群
生殖:野外2.5-3歲性成熟,懷孕期377-404天,3-4歲可產仔
棲息環境: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域
體型:體重230-375公斤、體長2公尺、體高1.25-1.45公尺、尾長30-50公分
型態:頭、背及體側覆蓋著介於淺灰及淺黃色的短毛,吻端、腹部、腳則為白色。索馬利亞種的腿上有類似斑馬的黑色水平紋路
保育等級:IUCN極危

 

弓角羚羊小檔案
英名:Addax
學名: Addax nasomaculatus
分類:哺乳綱 偶蹄目 牛科
分布:沙哈拉沙漠地區
棲息環境:生活於貧瘠的沙漠及半沙漠地區,蹄成扇狀,有助於牠們
在砂礫地上行走。
食性:草食性,以草為主,也會吃樹葉及樹根。
型態:身體為米色到淡灰色,臀部、腹部及四肢的顏色較淡,眼睛下
方及兩眼之間有明顯的白色斑紋,前額處有一撮棕色的毛。雌
雄均有螺旋形的角,角非常長,雌性的角略細。
保育等級: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