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館帶小館升級!帽飾可以看出你的身份地位

國立台灣博物館與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今(12日)於台博館大廳舉行「傳統帽飾重製合作計畫啟動儀式暨文化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雙方於會中共同宣布,合作邁入第8年的「大館帶小館」計畫將有重大的改變,從過去「一大館帶一小館」的模式改變為「兩大館帶多小館」,同時合作的方式,也將從過去的「文物返鄉」擴大為「文物再生重製、聯合策展」。

台博館館長陳濟民表示,這次改變將是「大館帶小館」計畫8年來一次重大的「昇級改版」,可稱為「大館帶小館2.0」。雙方在16間地方原住民文化館代表的見證下,簽署雙方文化合作備忘錄,正式締結為相互合作的姊妹館。

體認到地方文化館的這種轉變,台博館與原民文發中心決定自今年起,擴大「大館帶小館」合作的面向,不再只是單向而被動地「將文物帶回原鄉展覽」,而是主動地推動「地方傳統文物的重製與再製」,並將其「帶回大館」展示並典藏。同時,今年起也將擴大以往「一對一」的模式,共同邀請16間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共襄盛舉,形成「兩大館帶多小館」的模式。

首波合作主題選定以原住民各族的「帽飾」為題,由兩大館輔導16座「小館」舉辦「傳統帽飾重製工作坊」,各館製作完成的各族傳統帽飾最後集中在大館中聯合策展。台博館研究組副研究員李子寧表示,帽飾是台灣原住民傳統裡極具特色的物質文化,不只各族皆有其獨具特色的帽飾,同時一族內也經常因階級、身分、年齡、性別之不同而有各自的帽飾,因此,帽飾相當程度反映出台灣原住民多元的文化風貌。

原民文發中心文化推廣組蔡宜靜組長也表示,像第15族的拉阿魯哇族,女性傳統頭飾以頭巾纏髮,插上公雞羽毛髮髻,相傳製作公雞羽毛髮髻且配帶,其典故是為了紀念神話中幫助與太陽談判成功的公雞而來。各族頭巾不僅織紋各具意義,其纏繞方式也頗具特色,不同年紀使用不同的頭巾與纏繞方式。

而經過提案與篩選,今年8月共選出16座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合作。預計將重製排灣族、阿美族、泰雅族,以及鄒族、賽夏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太魯閣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頭飾,並分別延請部落耆老或工藝師開班授課研習重製其族群特色的帽飾。各館重製完成的作品,除保留館內典藏外,亦將擇件提供台博館與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典藏並作為成果展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