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推出的「食在驚奇──兩棲爬蟲覓食特展」,活動將在11日上午11點,於兩棲爬蟲動物館特展室熱鬧舉辦,動物園規劃了「龜蛙雙寶─覓食人生」小短劇、「兩爬覓食飽渴夢」Q&A有獎問答,還有「跟著兩爬館長覓食趣」,由兩棲爬蟲館戴為愚館長帶領大家更深入的認識有關動物們「食」的奧秘,全程參與活動者將獲得特展主題小禮物。
長相「凶神惡煞」的鱷龜,其實是自備魚餌的天才釣手;蟒蛇能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利用特殊感官察覺到的世界;青蛇能運用吸拉麵的方式,把愛吃的蚯蚓輕鬆吞下肚,動物們為了生存,都有自己一套的覓食方式。牠們為了生存費盡心力,在跨世代漫長的時間洪流中,逐漸演化出獨特的生存方式和覓食策略。此次「食在驚奇─兩棲爬蟲覓食特展」,要將兩棲爬蟲動物覓食方式展現給大眾觀看。
兩棲爬蟲動物依覓食策略主要分成兩大類型──擁有靈活運動能力和追蹤獵物所在地超強感官的「主動出擊型」,以及有效利用環境優勢讓獵物難以察覺或具備吸引獵物自行上門特殊構造的「坐等型」。兩棲爬蟲小食堂讓大家看到以台灣兩棲爬蟲動物為主交織出的食物網,展現物種之間相互依存的緊密關係,除了直接捕食外,還有取食蛋、蝌蚪、屍體等方式。在小食堂中可以發現,讓很多民眾感到害怕的蛇類是老鼠的剋星,可以控制鼠類的數量,保護農作物和抑制疾病的傳播,屬於中階掠食者的兩棲爬蟲動物在生態系統中承下起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特展區的尾端,將告訴大家兩棲爬蟲動物在覓食過程中碰到的難題,例如國立海洋大學海洋生態研究室的同學們解剖海灘上死亡的海龜,在腸胃道中驚見許多的塑膠垃圾,問題是,我們日常生活唾手可得、隨處可見的塑膠,是如何跑道海龜的肚子裡的;原來隨著海流漂動的塑膠袋,在海龜眼中就像是可口的水母,一口就把這毫無營養、無法消化、反倒造成腸胃阻塞的「垃圾食物」吞下肚。即便是住在陸上的動物,也免不了遭遇人類造成的「食安問題」,地棲動物在覓食的過程中穿越馬路時,很容易就成了車下亡魂。
動物園也指出,為了解決兩棲爬蟲動物的「食安問題」、為了更友善萬物的地球環境,有許許多多的人們正在努力著。由一群大學生發起的「寶島淨鄉團」,帶領民眾到海邊用雙手清出一袋袋的垃圾,讓守護美景的態度深植人們心中。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林德恩研究員發起「路殺社」,蒐集全台動物遭路殺的資料,提供路殺熱點研究,希望能進行友善道路的規劃與改善。
而11日起下午4點起,在大門廣場舉辦「2016悠遊月光下中秋團圓夜」活動,部分區域延長開放到晚間9點,活動內容包括柚燈大賞趣、親子共體驗、歡樂慶中秋,參加柚燈大賞請事先報名,活動資訊請瀏覽台北動物園機關網(www.zoo.taipei.gov.tw),諮詢電話(02)2938-2300轉分機605蕭小姐,為增進與文山區居民交流,文山區居民憑身分證件可攜伴共6人免票入園。
同時為了響應9月19日「世界小貓熊」,週日白天在教育中心兩側的動物藝坊和動物學堂,晚上於大門內廣場,推出「中秋小貓熊來賞月」活動及「小貓熊小學堂」,北市動物園也歡迎大家一起來刻柚燈、賞月,同時認識頻臨絕種的小貓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