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可測」風雲!氣候變遷下的臺灣農業怎麼走?

氣候變遷問題嚴峻,全球平均氣溫預估於2030年上升攝氏1.5℃,至2050年更可能上升至2℃;另方面,「極地渦旋」(Polar Vortex)又可能在瞬間讓部分地區變冰天雪地。極端氣候對農業發展威脅尤鉅,臺灣該如何面對?已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氣候變遷與國內農漁畜產品的生產高度相關並導致價格波動,已成備受關注的公共議題。然而現代科技發展與適當的政策機制可作為解決問題的有利工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月23日特別舉辦「氣候變遷下農業的挑戰」政策座談會,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與相關農民及產學代表面對面溝通討論,陳吉仲並在會中宣示,該會已積極以更有效率的資訊傳遞、推動強固型溫室、導入整合栽培技術、完善的農業保險體系、增加研發經費等多元措施,從防災、減災、育種三面向全力協助農民克服難關。
鑑於氣候變遷對農業的嚴重影響,農委會於23日舉辦「2019農業政策座談會─氣候變遷下農業的挑戰」,由臺灣大學農學院院長盧虎生主持,邀集包括紅豆農朱正富、蓮霧農黃進文、蔬菜農吳成富以及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農試所所長陳駿季、逢甲大學教授楊明憲、農友種苗公司經理張佳惠、雲林設施蔬菜專業農戶林春生、壽米屋總經理陳肇浩、台江生技總經理顏榮宏 、臺灣福昌集團總經理楊杰等各界專家與會,討論在氣候變遷下臺灣的農業該如何發展。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並到場,與相關代表深入交換意見。
盧虎生首先點出,氣候變遷影響全球與全人類,「沒有局外人」,政府與全民都必須嚴肅看待。彭啟明則指出,依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指出,根據目前溫室氣體的排放現狀,全球平均氣溫可能在2030年上升攝氏1.5℃,至2050年甚至可能上升至2℃,恐對全球生態系造成大混亂;越來越頻繁出現的極端氣候,更將對動植物種的生命造成重大威脅。
天氣變化 「靠天吃飯」農民第一線感知
彭啟明分析,全球天氣的災害事件自1980年的一年300件,至今日已經上升到一年700件,常見的包括降雨改變導致水災、病蟲害增加,或是降雨減少導致乾旱、缺水。隨著氣溫上升,植物病害家、產量異常、產能下降等事件更時有所聞。「但很多農民還在看農民曆耕作」,彭啟明提醒,傳統如農民曆等時節耕作規則已因氣候變遷產生天翻地覆的改變,農民須依靠更專業的農業氣象資訊,智慧調節生產數量或種類,才能躲開風險,創造利潤。
氣候變化對作物的傷害,農民感受最深。「早年種紅豆時,我們直接在二期水稻收割完畢之後,放下種子就好了,但現在不行了,因為會淹水。」來自屏東的紅豆農朱正富無奈表示,近年來光是降雨量就會有很大差異,「有時候又很缺水, 像我們那邊(美濃)去年10月初下過一場雨之後直到今天,還未下過一場可以把人全身淋濕的大雨。」
同樣來自屏東的蓮霧農黃進文也說:「今年的暖冬有點令人措手不及,蓮霧怕冷,暖冬是豐收,但卻讓採收期比原先預定的提早了10天,導致產銷策略跟不上變化。」此外,產量豐碩還導致蓮霧市場價格下跌。

農民代表(右起:朱正富、黃進文、吳成富)與會分享經驗(農委會提供)
農民代表(右起:朱正富、黃進文、吳成富)與會分享經驗(農委會提供)

逆境下善用科技換位思考  危機變成轉機
但若能妥適運用科技,有機會「轉危為安」。台江生技公司總經理顏榮宏表示,該公司花4年開發出「通靈漁夫」,養殖業者只要透過手機拍照上傳至雲端,App即可分析出魚塭內水色、水尾(水車運行產生的白沫)長度,讓漁夫可以判斷是否要換水,對於蝦苗繁殖場也可以直接估算水勺內蝦苗數量,掌握成活率。照片上傳至雲端後,也可與其他用戶一起討論;漁民更可突破地理限制,直接從遠端管理在國外的漁場。
農友種苗公司經理張佳惠則舉例,極端氣候導致育種的進展受阻。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她以受到雨水浸泡的矮牽牛花的植株為例,「反過來想,這卻是一個最佳天然的自然選拔環境。淹水過後,我們成功選育出耐濕熱的矮牽牛花品種」。同理,農友種苗公司也培育出耐熱小番茄品種。
張佳惠強調,這樣的育種對策可以加強臺灣農作物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以農友公司耐高溫/熱帶病害品種的蔬果種子銷售資料為例,2008年主要都是銷往熱帶區域,2018年銷售區域已大幅拓展,甚至賣至亞熱帶甚至溫帶地區。她並希望研究機構和業界合作一起投入育種,尤其是半成品的部分。雲林設施蔬菜專業農戶林春生指出,在氣候變遷下運用設施,可避免強降雨造成的損失,空心菜可達14收,將逆境衝擊轉化為提升產業競爭力。桃園青農吳成富則表示,設施內的作物栽培條件與技術,以及氣象資訊如何推播給農民,都是因應氣候變遷的重要方式之一。
防災、減災、育種三管齊下 助農民克服天關
陳吉仲則強調,已積極從減災、防災、育種三方面,協助農民克服天氣考驗。他強調,農委會會提供更精準的天氣資訊傳遞給農民並讓農民知道如何因應,並建構強固型溫室及研發其相關栽培技術,來降低風險。同時也要設立完整的農業保險體系,加速建立風險分擔的機制,將擴大農作物受保的數量,以保障農民收入權益。「107年823水災後,高、屏地區已有123戶獲得理賠,只要降雨連續48小時、超過500毫米即可獲得保險理賠」,陳吉仲強調,農委會也將推動農家所得安定的政策,目前已開始研擬,會儘速去執行。
陳吉仲還表示,今年農委會因應氣候變遷的預算為4億,其中包括育種、研發的面向,「我會確保未來預算提高至6億元,沒有經費的話,上述的事情都無法執行。」
農業試驗所所長陳駿季則補充,農委會在過去3年間,針對全國55個生產專區提供更精緻化的天氣預報,讓農民除了知道天氣變化以外,也知道如何針對變化去做防範,以「調適策略」來說,短期著重在避災、防/減災與設施農業,中期則要提升耐抗逆境與防災能力,長期目標則是要建構韌性農業。另特別強調,「參與式」防災與育種是未來的重點方向。
彭啟明也舉例,以前,我們通報農民天氣狀況後,但卻少了『下一步』。過去兩年來,農委會建立一套有效機制,透過氣象局、氣象風險公司的合作收集資訊、比對歷史圖資,把可能受風險的地方標示出來,再透過輿情群組示警,包括社群(臉書、LINE、影音)、新聞稿、中央災害應變會議,讓更多人知道。」。尤其,建構單一服務平台進行宣導,是可努力的作法。
陳吉仲最後強調,加強台灣農業競爭力,除了產、官、學界一起努力之外,更需要消費者一起投入、主動了解情況,才有望發揮最大綜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