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與經濟共生 環保署推動「循環經濟綠色協議」

環保署近來除大力推動限塑政策,更極力發展以「塑膠」為本的循環經濟!今( 1 )日邀集公私部門共同簽署綠色協議,將打造環保與經濟共生的新產業模式。

針對塑膠、電器廢棄物以及營建廢料與焚化底渣,產官學自願性成立「海廢塑膠循環經濟聯盟」、「綠色電子資源聯盟」及「臺灣建設資源循環聯盟」三大聯盟,透過公私部門共同合作,創造經濟與環保雙贏局面。環保署署長李應元今日也親至現場,表達對循環經濟發展的支持。李應元強調,期盼透過產業分工方式,達成廢棄物循環利用以及電子產業的永續發展。
三大聯盟關注的面向與民眾生活習習相關。如「海廢塑膠循環經濟聯盟」重視「無塑海洋」議題,近期也成立海洋廢棄物處理平台,加強塑膠廢棄物管理,同時與財團法人塑膠中心合作,提供經濟誘因串連上、下游產業,促使海廢塑膠的循環利用。「台灣建設資源循環聯盟」則期盼透過建立討論分享平台,連結台灣營建產業循環經濟的 4 大區塊:低碳營建設計、共享經濟模式、建材綠循環技術以及綠建設推動策略。「綠色電子資源聯盟」專注於貴重金屬原料處理,透過建立物流管理系統、運用物料管理工具提升生產效率。
綠色協議最早源自於荷蘭,荷蘭自 2017 年便發起「綠色協定 Green Deal 」,其概念是全國性串連的大型原物料協議。從前端的產品設計到後段的回收利用,尋找上、下游產業互利、合作機會,創造循環經濟的經營模式。
同時,環保署 6 月 4 日也將配合歐盟創新週,於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臺歐盟循環經濟論壇。屆時將有超過 200 位臺歐盟業者、學者參與,共同探討創新產業發展趨勢。此外,環保署也將於 6 日前往臺南舉行產業聚落研討會,推動循環經濟就地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