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不良生活習慣 重啟健康人生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很多人一忙起來連早餐都沒有時間吃,長此以往,容易得到慢性疾病。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財團法人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特別邀請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林英欽,教導民眾如何擺脫生活習慣病,為健康加分。

台灣人口結構逐漸老化,慢性病威脅劇增。林英欽說明,現代人普遍長壽,根據統計,男性平均壽命為76歲,女性則為83歲,不可不注意慢性病的發生,尤其女性過50歲後,更年期到來,身體將面臨劇烈的改變,男性青壯年後代謝也變慢,攝護腺肥大問題不可不慎,而男、女共同的文明病則有肥胖、高血壓、心臟病、老花、癌症等。
林英欽進一步指出,台灣人到死亡前平均臥床時間約7年,北歐則是兩個星期。如何健康的走到人生終點,必須落實、配合社區的復健功能,這部分台灣還有努力的空間。
此外,社會的變化也導致身心症的問題。林英欽表示,現代人有失眠、胃食道逆流、大腸急躁症、找不出原因的心悸以及胸悶等,都與心理壓力有關,他感嘆地說,近期台灣診所成長率最高的就是身心科,第二名則是腸胃科,腸胃科現在開了很多獨立的診所,醫院訓練出來的專科醫師很快就被市場吸走了。生活習慣與我們的健康密不可分,林英欽提出5大點建議,分別為:生活要規律、飲食有節制、運動有方法、減壓有良方、定期做健檢。
(一)生活要規律:林英欽提到,熬夜是健康殺手,規律的生活可以讓我們的大腦維持一個好的生理時鐘,讓新陳代謝、荷爾蒙處在一個好的狀態,並可有效預防老年失智,同時也要充實生活內涵,積極安排生活作息,不做「等吃飯、等睡覺、等日子」的「三等」公民。
(二)飲食有節制:飲食與大腸癌、乳癌、三高有最直接的關連,年紀越大代謝越慢,不適合常常吃得太飽、太撐,夜間飲酒過量會增加肝臟代謝的負擔,食道癌和吃麻辣與熱燙的食物有關,如果吃飯速度很快,常常沒有細嚼慢嚥,將大幅增加胃的負擔,或是原本要睡覺了,卻又忍不住吃些點心再睡,吃完飯就往沙發上坐,開始看電視或雜誌,很少起身去運動,都容易引起肥胖。
林英欽相當推崇「地中海飲食」,他說,地中海地區有許多新鮮蔬果,其中番茄對抗癌、攝護腺肥大;紅酒中含有好的膽固醇,少量飲用對心血管疾病有幫助。他也提醒盡量避免用塑膠袋裝熱食,這很可能不小心就吃進太多塑化劑,長期對身體有累積性的傷害。
(三)運動有方法:運動是一個很好的生活習慣,但要注意運動的強度,運動後如果感覺四肢無力、頭昏、精神差、影響食慾,表示運動量過大。此外,運動以出小汗為標準,運動後心跳呼吸加快,但半小時以後應恢復正常。林英欽推薦民眾打太極,作為平時的運動,打太極也可預防跌倒。
(四)減壓有良方:林英欽還解釋,如果一個人要處理的事情太多,腎上腺素分泌的會比較快,交感神經容易失調,壓力是現代人疾病的來源,必須靠自己調整生活步調,像是種花、安排一次旅行,多做一些能讓心情感到平和的事情。
(五)定期做健檢:除此之外,平時就可觀察自己的健康弱點,使用適合自己的健康檢查項目,像抽血就是很基本的項目,一管血可以知道許多身體數值,而健檢中的影像項目則可以看到大腦、肺部的構造,如果有問題可以早期治療;另外,也可善用疫苗預防疾病。
最後,林英欽提醒,若要遠離生活習慣病,盡可能早睡早起、吃的清淡與均衡、持續的運動、良好的環境與衛生、常常大笑、心存愛,都可讓我們活的幸福又健康。
今年六月將舉辦下一場健康講座活動,時間訂於6月16日(六),如欲取得最新活動消息的民眾,請上網搜尋「lecture99健康公益講座」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