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曾經被誤會的城市-澳門

【記者蔡孟峰報導】

從酒店的玻璃窗外,遠遠眺望一條正在興建中的珠港澳大橋,再環繞四周櫛比鱗次的宏偉建築,澳門這個過去曾經被誤會只有賭場和色情充斥的城市,已經與内地和香港連成一線,快速發展搶佔了重要地位。

 

1987年辦了人生第一本護照,頭一回出國就是港澳四天三日遊,印象中從香港搭船一小時抵達澳門,填了一張入境登記表就能夠遊遍澳門,下船後搭上接待小巴,走了幾處旅遊景點,下午三點多,導遊讓我們在碼頭附近一家娛樂場下車,然後介紹到了澳門一定要進到賭場,至少玩玩角子老虎機,才算到過澳門,就這樣耗到五點多搭船回了香港,對澳門的第一印象僅僅是香港的附屬島似的,一天就能走遍了。

 

第二次到澳門是在1989年,透過關係安排採訪澳門賽馬會開幕,馬會位於氹仔島,那時島區可謂荒蕪一片,附近也有幾家娛樂場,但看來門可羅雀,除了一些臨時為馬會興建的宿舍等建築以外,少有高樓。90年以後,也陸續因公務或私人旅遊前往澳門,印象最深的是賭場多、當鋪多以外,在澳門本島的街道上走著,或在賭場的廊道,都會有濃妝豔抹、被稱為「北姑」的大陸女子靠上來咬耳朵,感覺色情交易無所不在。

 

二千年之前的澳門,消費水平還不算高,五星級觀光酒店平常日住一晚6、700塊港幣的高級套房,到了周末假日頂多漲到8、900塊,曾經周末到了當地才臨時訂房,四星級酒店也才500塊有找,折合台幣二、三千多。後來幾年大都只是取道澳門,從關閘到大陸,此行則在澳門洽談公務,當地朋友事先訂房是在澳門本島的老四星酒店,後來才知平常日一晚就要價1200港幣,遇上周五、六漲到1600塊,讓我有些傻眼。

 

趁著這趟都在澳門停留的機會,也抽了空懷舊一番,本島的酒店建築不僅多了,90年代那些正在興建可以與酒店媲美的商辦建築,已經沒有空間,澳馬會所在的氹仔島,還有路環、路氹幾個大島所在的新區域,一家比一家大的酒店林立,比較傳統的新口岸、市政中心廣場,雖然經過翻新但也保留舊傳統風貌,人潮依舊擁擠,老牌娛樂場賭客少了,全都電子化,令我驚訝的是,在海邊的一餐簡單燒烤,舊碼頭大排檔的宵夜,都要價一千多塊港幣。

 

澳門當地朋友說,賭場雖然更多了,但是賭客以來自內地的人多,出手闊綽的也大都是大陸人,當地人現在比較一般白領的月收入,從二萬多到三萬多港幣,企業聘雇剛入社會工作的90后,也要一萬港幣左右,租一個小房大概就要三千多,平時的開銷四、五千跑不掉,根本沒有多餘的錢去搏,老式的夜總會已經關掉不少,現在接待外賓去一趟夜總會喝瓶酒,恐怕至少都得二、三萬港幣,這種還只是中等消費而已。

 

「再等幾年珠港澳大橋開通,澳門會變得更不一樣了,人工和消費水平就會更高了」,當地朋友是這麼認為的,這麼一個一天就能走遍的島,竟然也能快速發展到與國際大城市並駕其驅,不得不對澳門重新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