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52天換肝成功 北榮創新紀錄

出生還不到4個月的穆小弟,安穩地躺在爸爸懷裡,睡得安穩,他與父親兩人腹部都有著一道傷疤,那是愛的印記。

父親為了讓患有「新生兒血鐵沉積症」的兒子活下來,捐出自己的左側葉肝臟,而這也創下了國內體重最小、年紀最輕的活體肝臟移植個案,手術時,穆小弟僅出生52天,體重也只有4公斤。
成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林永傑指出,「新生兒血鐵沉積症」屬於罕見疾病,母親在懷孕時產生對抗胎兒肝細胞的抗體,進而破壞胎兒肝細胞,導致寶寶肝臟及其他組織中鐵質的沈積。
為此,病嬰出生後食慾極低,幾乎不吃東西,陸續還出現低血糖、凝血功能障礙、黃疸、水腫、寡尿等等肝臟衰竭症狀,透過血漿置換以及高劑量免疫球蛋白注射,僅能延續生命,如果無法及時接受肝臟移植,致死率接近百分之百。
由於藥物治療極為有限,換肝成為唯一救命方法,林永傑表示,曾在臉書上求救,一度考慮讓穆小弟至日本換肝,在與北榮移植團隊聯繫後,轉至該院,接受術前評估。
台北榮總外科部兒童外科主任劉君恕表示,穆小弟去年到院時,才出生1個半月,腹腔容量相當小,差不多只有1個成人的拳頭大,可以想像,活體肝臟移植充滿了難度。
比對之後,穆小弟的父親可以捐贈肝臟,但成人肝臟太大,必須先削薄,才能放得進幼兒的腹腔內。最後決定,採取左側葉肝臟,但必須移除第三肝節。
為了確保移植手術順利,移植團隊先以3D列印技術,打造出與實際肝臟同樣大小的模型,以便幫助醫師確認須處理哪些血管,以及切除的範圍、位置。
劉君恕指出,在手術中,還使用靛氰綠(ICG)螢光攝影導航系統,讓醫師得以依照術前的規劃,削薄了病嬰父親的肝臟,體積大小剛好可以放進幼兒腹腔中。手術由早上8時進行至晚上8時,歷時12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因小男嬰的脾臟腫大、組織嚴重水腫,肝臟移植後,如果馬上縫合,「新」肝恐遭壓扁、血管不通,為此,移植團隊延後一周,分3階段來關閉腹腔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