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腦中風患者爆增2成 掌握黃金3小時要活就要快

隨著冬季一波波大陸冷氣團南下,氣溫驟降不僅凍到全身冷吱吱,心血管也可能跟著「極凍收縮」,導致血壓飆高、心律不整發作,甚至引發腦中風。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暨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鄭建興表示,相較於春夏兩季,秋冬的腦中風求診患者增加2到3成。研究顯示,國內平均每17分鐘就有1人發生腦中風,每44分鐘就有1人因腦中風死亡;尤其進入冬天腦中風的好發季節,情況可能更為嚴峻!提醒民眾多加留意。

腦中風可分為「缺血性」及「出血性」兩種,前者佔整體患者的70%到80%,且隨著血管受損程度差異,日後恢復情況也有很大不同。「出血中風的死亡率高於缺血中風。」鄭建興表示根據臨床觀察,不少患者到院時已經昏迷,即使緊急處置、打通阻塞血管,可能因為腦部缺氧較久,造成嚴重後遺症、導致失能,包括四肢功能變差、反應變慢、講話口齒不清、吞嚥困難、記憶力受損等,對日常生活影響甚鉅。因此,患者若能越早送醫、愈快打通血管,減少腦部的傷害,才能有較好的預後。
以缺血性腦中風為例,及早打通阻塞血管避免腦部細胞受損是現今最有效的治療,鄭建興表示,一般需在3或4.5小時內進行靜脈血栓溶解劑注射,或根據血栓發生位置,經由導管方式進行動脈血栓移除手術。鄭建興曾收治一名80多歲老伯伯,因血管阻塞引發腦中風,不僅單側手腳無法自由活動,還造成嚴重失語、意識不清的情況,幸好家人發現得早送醫,老伯伯才幸運撿回一命,沒留下嚴重的後遺症。鄭建興強調,要避免腦中風失能狀況,最重要的是掌握腦中風發生後的黃金3小時,若能在黃金3小時內快速送醫,並透過血栓溶解劑排除血栓狀況,就有機會大幅降低致死率,提升恢復機率。
鄭建興指出,國內四大醫學會今年共同推出腦中風徵兆「臨微不亂」口訣,就是希望能幫助民眾更容易記住腦中風徵兆。及早察覺腦中風徵兆,是幫助患者快速送醫治療的關鍵之一。「臨」是指一手無力或無法舉起,「微」是半側臉部歪斜、微笑困難,「不」是指講話不清楚,「亂」是別慌亂、快打119送醫;民眾只要察覺自身或是身邊親友發生「臨『微』不亂」任一種情況,就要高度懷疑是腦中風警訊、須立刻撥打119送醫治療,才有機會掌握黃金3小時,降低失能及死亡風險。
鄭建興強調,氣溫變化導致血壓飆高,容易引起腦部血管過度收縮或是心律不整,這是腦中風發生的主因。高血壓的標準是超過140/90毫米汞柱,甚至日前美國心臟協會下修高血壓標準至130/80毫米汞柱,然而仍有不少高血壓患者掉以輕心。鄭建興也提醒患有三高民眾、心臟病、肥胖或有家族病史的民眾,都屬腦中風高危險族群,除了疾病控制,在秋冬時節更應留意天氣變化。平時,也應謹記『臨微不亂』口訣,才有機會在腦中風關鍵時刻,快速送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