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技職教育優 應與陸雙向開放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籲新政府不要怕競爭

 「台灣獨特的技職教育,目前已經做得不錯,不要淪為二流,要招收一流學生!」台灣科技大學校長廖慶榮語重心長地呼籲,若新政府願以政策配合、資源投入,台灣技職教育可望與世界一流先進國家並駕齊驅;而且台灣、大陸教育應雙向開放,不要怕競爭、尤其是面對全世界的競爭。
 廖慶榮指出,台灣技職教育的特殊體系,類似德國工業大學、應用科技大學兩者的結合,當中開路先鋒的首例是台灣工業技術學院(1997年改名台灣科技大學)成立於1974年,並在5年及8年後分別開始招收碩、博士生,一路打通至博士級的研究人才,對台灣產學界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
 台技職向德國看齊 相較之下,大陸技職教育只到專科,並非拿學士學位的本科,近兩三年才開始引導、提供經費,規畫600所地方型普通大學,轉為技術應用類大學,也就是朝向技職教育發展。
 「不見得只有德國做得到!」廖慶榮認為,德國、台灣發展技職教育的經驗,可以提供大陸參考,包括不必急著讓技術學院升級變成普通大學;不必一味只培育本科生(台灣的大學生),導致缺乏專科畢業生進入市場,成為業界的初階、中階員工。
 台科大招收大陸學位生,按教育部規定,大學部1年5名、研究生1年10、20名,名額不多、素質頗優秀。但「專升本」的陸生素質就有差距,加上大陸、台灣雙方「默契」,對岸並未協助宣傳。
 廖慶榮表示,「專升本」招收陸生政策背後最大關鍵仍是政治因素,取決於兩岸關係;一旦大陸「高層開放」,教育基層其實執行力很強,校方也就「一個指令、一個動作」。
 然而廖慶榮憂心,不只有「專升本」,其實台灣大專校院均不能自外於大陸生源。
 英美校生源也來自陸 早在2002年,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與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展開聯合雙碩士學位招生,慕尼黑工業大學亞洲(TUM ASIA)新加坡校區有一半是大陸學生。廖慶榮指出,台科大新竹校區原本也有意與慕尼黑工業大學等國際頂尖大學合作辦學,但卻卡在生源問題。
 「政府不准招收大量陸生,也變成台灣技職院校國際化的阻礙!」廖慶榮強調,現今英美學校生源也來自大陸;以兩岸三地來說,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所有90%是陸生。
 廖慶榮期盼新政府展現魄力清除台灣技職院校、乃至所有大學的「國際化障礙」;大陸、台灣應雙向開放,不要怕競爭,「畢竟教育是一場全世界的競爭。」(系列四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