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防制20年有成 國人嚼檳率降半

「我的父親吃檳榔近20年,可能是以前叛逆時學的,希望他聽到我的語音後,不要再吃檳榔了。」台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學生韓碩恆,贏得國健署「榔榔傷口-影.音.圖.文.」徵件活動國高中組第1名,獲獎唯一心願就是爸爸不再吃檳榔。

據統計,台灣每年超過7000人被診斷出口腔癌、近3000人死於口腔癌,男性口腔癌死亡年齡中位數為58歲,比男性全癌症死亡年齡中位數整整少了10歲,更比一般男性少活了17、18歲。

臨床顯示,9成口腔癌患者都有嚼檳榔習慣,為此,政府積極推動檳榔防制與口腔癌防治相關工作,國民健康署更與各部會及民間團體合作,積極推動5大檳榔防制策略。

在政府跨部會合作與民間團體的努力下,台灣18歲以上男性嚼檳率自96年17.2%降至106年8.4%,降幅達51.2%。不過,口腔癌仍是中壯年藍領階層的頭號威脅,好發於建築工程業、陸上運輸業及漁業等行業員工。

為了讓檳榔危害的認知能向下紮根,國民健康署舉辦「榔榔傷口-影.音.圖.文.」徵件活動,藉此了解年輕族群層的用語及文化,重新包裝檳榔防制的訊息,更貼近社會大眾的思維。

國小組第1名的蘆洲國小學生鍾亦晴表示,「口腔癌患者長的醜醜的,嘴巴也會凹凹的,把他畫出來,讓大家知道檳榔有多恐怖」,童言童語,天真自然。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民眾,請記得「3不1要」健康策略,不吸菸、不飲酒、不嚼檳榔,以及30歲以上凡有吸菸或嚼檳榔者(含戒檳)定期做口腔黏膜檢查,「及早戒檳不嫌晚,自己的健康自己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