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北至今,多數年輕人習慣將101大樓比作地理座標,誠品書店比作文化座標。而艋舺和大稻埕,作為老一代台北人揮之不去的記憶,儼然是他們心間的歷史座標。
很多遊客得悉艋舺,多源於《戀戀風塵》和《艋舺》兩部電影。在鏡頭堆疊的畫面中,我們看到老舊的鐘表店、理髮店,看到狂放不羈的街邊少年,卻很少了解這一地區的歷史沿革。早在清代,「一府二鹿三艋舺」便作為台灣最繁華的三市街。
這裡的人們說,剝皮寮走過台北城所有的風光。這條不過數百米的清代街道,已彈指一揮上百年,市井生活卻恍若昨日。剝皮寮老街一眼望去,是顏色各異的嫁妝店、生意火爆的香火店,老街巷弄無疑是歷史節點中不斷設定的「鬧鐘」,提醒人們別遺忘那些時空交錯中的斷點。
而街道內的市鄉土教育中心,成為古舊街景中的一抹獨有亮色。文人史士們曾呼籲保護這片土壤,當地政府推出「剝皮寮」老街修復工程,設立教育中心以活化歷史風貌地標,中心內設有本土設計師進駐的彩繪店、服裝店和文創店,寓教於樂的方式令人稱道。
清末,大稻埕接替艋舺之位,成為台北最繁華之地。步入大稻埕,各類市集、夜市、寺廟好不熱鬧,但凡帶有「古早味」的食材、店鋪,多受外地遊客歡迎。
古早味,實則是當地人對於「傳統」、「老字號」、「地道」一義的另解。聽聞寧夏夜市能充分展現大稻埕的古早味,我便興起前往。不同於喧鬧繁盛的士林夜市,不同於口味混雜的西門町,寧夏夜市給我以「接地氣」和「有秩序」的感覺,蚵仔煎、豬肝湯等民間美食目不暇接。
以「年貨大街」為招牌的迪化街,同樣具備獨樹一幟的古早味。南北雜貨、藥材、布匹、茶行是街道的產業主心骨,最早店面可追溯至清咸豐六年,在日治時代街道走向鼎盛,至今仍為大稻埕核心地段。這條街寬僅7.8米的街道,涵蓋閩南式、現代主義、巴洛克式等風格迥異的建築,琳瑯滿目的中藥材、糕餅、茶葉種類更是多到令人咋舌。而迪化街內的百年古剎——霞海城隍廟,格局雖小,香火卻絲毫不讓龍山寺。
人們提到老街,在懷舊和創新的爭議中,我們身邊的一些歷史街道,消逝或抽空,或許是必然,但我們如能喚起人們對於舊時光的緬懷,老街便有存在和保留的價值。
盼老街得以新生,我願手執心中青燈一盞,聞市街文化之詳,探尋老街巷弄裡獨特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