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天后宮贈米龜 閩台緣博物館收藏

【記者伊典宏/泉州報導】造訪過閩台緣博物館的台胞,都會在民俗的展廳中赫然看到一具由澎湖天后宮所致贈的米龜。據了解,閩台緣博物館在當初興建時,對於閩台文緣這一部份就做過許多深入的考證與研究,為了重新尋回發源於泉州一帶的疊米龜技藝,跨海到澎湖調研至今仍年年興盛的元宵乞龜民俗活動,並邀請澎湖疊米龜師傅到泉州傳承這項技藝。

 

今年中秋節前夕,澎湖天后宮再度應晉江傳統文化促進會之邀,為當地於五店市所舉辦的中秋節慶典活動疊砌米龜。澎湖天后宮前主委楊國夫表示,該宮派出二名手藝絕佳的疊米龜師傅前往支援,在慶典活動現場,這座五千斤大米堆砌的米龜吸引了不少當地民眾觀注的眼神,紛紛膜拜祈福祝禱全家平安健康。

 

澎湖天后宮多年前致贈的米龜收藏於「中國閩台緣博物館」。(伊典宏攝)
澎湖天后宮多年前致贈的米龜收藏於「中國閩台緣博物館」。(伊典宏攝)

大陸泉州的閩台緣博物館開館於2006年5月,至今已有10年,期間所接待的台胞數以萬計,第一位參訪者即為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他在參觀閩台緣博物館「開發同功」部分時說:「自己也研究過臺灣歷史,的確過去很多在福建的我們的祖先,渡過海峽,到臺灣來發展,他們是蠻辛苦的。從剛才的那個圖片裡面可以看得出來當時先民怎麼樣在臺灣開墾,過去祖先渡海來經營臺灣的這種苦難精神,值得我們追思和紀念。」

 

澎湖天后宮於中秋節赴晉江幫其位於千年古厝群的五店市慶典活動堆砌米龜。(伊典宏攝)
澎湖天后宮於中秋節赴晉江幫其位於千年古厝群的五店市慶典活動堆砌米龜。(伊典宏攝)

福建泉州閩台緣博物館是研究大陸與台灣關係史特別是閩台關係史的重要學術機構。閩台緣博物館共分為四層,展廳總面積6355平方米。其中,博物館一層設為國際學術報告廳、庫房等。二層為綜合主題館,按地緣、血緣、法緣、商緣、文緣的閩台關係五緣淵源來設計,分為七個部份,展示閩台兩地、海峽兩岸從古至今密不可分的淵源關係。三層為鄉土閩台專題館、臨時展廳等,其中鄉土閩台專題館按「春夏秋冬」四個時節,展現海峽兩岸共同的民俗風情。四層為信息中心和辦公場所。

澎湖天后宮於中秋節赴晉江幫其位於千年古厝群的五店市慶典活動堆砌米龜。(伊典宏攝)
澎湖天后宮於中秋節赴晉江幫其位於千年古厝群的五店市慶典活動堆砌米龜。(伊典宏攝)

 

澎湖天后宮為全臺第一間媽祖廟,閩台淵源深厚,廟方在年年派出疊米龜師傅赴泉州傳承時,順道致贈米龜給當地,由於米龜深具閩台之間的民俗文化意義,因此被收藏於該館陳列供民眾觀賞。}